热点新闻

热点新闻

Service support

究竟什么是佛教?南京大学“文科院士”研究了四十年后这样说

目前我国两院院士指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不涉及文科专业。2002年起,国内一流院校相继设立校内“文科院士”,赖永海教授便是南京大学首批四位“文科院士”之一。

赖永海教授不仅是佛学研究领域的“大牛”,更是打通中国佛教通史研究的第一人。去年11月出版的《佛法真义》,是他四十年佛学研究生涯中,对佛法所作的一次总结性的系统阐释。

赖永海教授在书指出,虽然佛教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仍然有很多人一直在问 :究竟什么是佛教?对此,赖永海教授从“佛教”“佛理”和“佛史”三个维度来梳理和阐述佛法的真义。

那在赖永海教授眼中,何为“佛法真义”?在《佛法真义》的第一个章节,赖永海教授就说:因果律是佛教的一条“铁律”。

究竟什么是佛教?南京大学“文科院士”研究了四十年后这样说 第1张

晚清至民国初年,对于佛教是不是宗教,曾经发生过一场大辩论。参与辩论的都是当时的一代高僧大德、名家大师。首先,章太炎提出:佛教不拜鬼神,非宗教;佛法注重智慧,更接近于哲学。其次,杨仁山居士认为,哲学是世间法,佛法是出世法,佛法之“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非哲学家所能企及。再次,欧阳竟无主张佛法就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太虚大师则认为,佛法与宗教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容,主张佛法既是宗教,又是哲学。后来汤用彤先生在其《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把佛法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二是“理”,即“佛教”与“佛理”。

那么作为宗教的佛教,它究竟有哪些最基本的教义呢?

究竟什么是佛教?南京大学“文科院士”研究了四十年后这样说 第2张

一、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同所有正信宗教都是在劝人弃恶从善一样,释迦牟尼的弟子阿难在回答迦叶有关提问时,就明确回答佛教的核心思想和基本教义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一思想在《增一阿含经》及后来的许多经典中经常提及。

既然佛经中对什么是佛教已有明确的说法,何以千百年来还一直有人在追问“什么是佛教”呢?例如,虽然佛教早在两汉之际已传入中国,但一直到了唐代,一代文豪白居易在杭州当太守时,还特地去问鸟窠道林禅师,到底什么是佛教,何谓佛法大意。鸟窠禅师也依经说教,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后很感失望,就说,这个连三岁小孩也晓得。

白居易其人,虽然早年不信佛,但自江州之贬后,深知仕途艰险,于是寄情于山水诗酒,借旷达乐天以自遣,转而炼丹服食,崇信道教,继而皈依佛门,用他自己的话说,即“早年以身代,直赴《逍遥篇》。近岁将心地,回向南宗禅”。此时之白居易,接触佛教已有多年,对佛经中的那句话当然晓得,因此才会那样回答鸟窠禅师。

当然,说佛教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原则上没错。但如果用这句话来回答“什么是佛教”,似很难揭示出佛教的思想特质。

究竟什么是佛教?南京大学“文科院士”研究了四十年后这样说 第3张

二、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首先,就劝人弃恶从善来说,几乎所有的正信宗教都在劝人弃恶从善,不唯独佛教是这样。

再如,中国古代的宗教乃至传统文化,也多有从善恶报应角度去劝人弃恶从善的,诸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人而不好善,祸虽未至,福其远矣”等等。

再进一步说,即使佛教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从业报轮回的角度去劝人弃恶从善,然而,在古印度宗教文化史上,早在佛教之前,“业报轮回” 已经是婆罗门教的一个基本教义。因此,“业报轮回”思想本身,算不上是佛教的发明。

佛教在这方面的真正贡献在于,对传统的“业报轮回”思想进行创造性的改造:把婆罗门教建立在“三世恒存”之“真我论”基础上的“业报轮回”思想,改变成以“缘起法”为理论基础的“业”自身的报应,亦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通俗点说,佛教与婆罗门教在业报轮回上的区别,主要在于婆罗门教所强调的是“造业”的主体,即“三世恒存”的“真我”,而佛教所注重的是“造业”的“行为”本身。

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例,前者强调的是种瓜、种豆的主体(如张三种瓜或李四种豆),而后者注重的是种瓜、种豆的行为本身。后者认为,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只要种下去的是瓜或豆的种子,并给予相应的条件(如相应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分等),就必然会生出瓜或豆。

之所以会产生这个区别,主要是因为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婆罗门教所依托的是“大梵创世”理论和“真我永存”思想,而佛教所依托的则是“因缘而起” 理论和“诸法无我”思想。

所谓“因缘而起”,实际上就是作为整个佛法的理论基石的“缘起理论”。

“缘起论”最强调的是“缘”。所谓“缘”,就是“条件”。“缘起”,简单地说,就是世间万事万物乃至人生,都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无我”),而是特定条件的产物。条件具备了,就产生,条件消失了,就消亡 ;一切都是一个依条件而生、依条件而灭,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过程(“无常”)。

正因为这样,佛教就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一条注重因果的道路,并依据“因果律”,构建起有别于婆罗门教的“因果业报”理论,诸如:诸法因缘生,凡事皆有缘;有因必有果,造业终得报;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等等。

究竟什么是佛教?南京大学“文科院士”研究了四十年后这样说 第4张

三、菩萨畏因 众生畏果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叫“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这句话可以说是作为“宗教”之“佛教”的真谛之所在。它蕴涵着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即菩萨是大智慧的人,懂得因果律,知道有因必有果,果乃因之果;善因必得善果,善业自有善报。菩萨所注重的是“因”,所“敬畏”的是“因”;众生则反之,常常倒果为因,所以看重的是果而非因。

倒果为因,在传统的佛教里,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普遍而又非常值得反思的现象。

长期以来,不少善男信女乃至社会大众确实多是从善恶报应、业报轮回的角度切入佛教的。他们到寺院,一是去拜佛、拜菩萨;二是求佛菩萨保佑,求福报。

信众乃至一些社会大众,出于对佛菩萨的信仰、崇敬去礼拜佛菩萨,应该说是天经地义,十分合理的,完全无可厚非。而且从宗教人类学或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说,如果能借“神明”以“自律”,或因之而多一点敬畏之心,或以佛菩萨为礼敬和崇敬对象,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确实是善莫大焉!

实际上,中国自远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三大崇拜,即“天地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民间也一直流传着诸如“人在做,天在看”“头上三尺有神明”等说法,这是在提醒人们时刻都应该有点敬畏之心。

说实在话,有敬畏心,总比那种“无法无天”要好得多!笃信因果,多种善因,守住底线,这对于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家庭,乃至对于整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如果把拜佛、拜菩萨的落点完全放在“求福报”上,这就非常值得人们去反思了。有些人总认为自己拜了佛,拜了菩萨,甚至抢了“头香”,佛菩萨就应该给他们带来福报,带来福禄寿禧。这就有点如我们在上面所指出的,是倒果为因,重果而不重因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谓“福报”,应该是果,而且是善果。善果应该是从善因来的,不是求就能求得到的。

实际上,善果、福报不是“求”来的,而应该是做出来的,是由善因、善业得来的。因此,一味地求福报,不如努力种善因、做善业。正如星云大师所说:

“不必羡慕别人的福报比我大,也不必研究别人的福报从哪里来,但看自己怎么做,福报就会从哪里来!”

《佛法真义》是赖永海教授四十年佛学研究生涯中对佛法所作的一次总结性的系统阐释。全书从“佛教的真精神”“佛法智慧”以及佛教的历史三个维度,全面、系统、深入的阐发了“佛法真义”。该书以简短的篇幅、清晰的思路和通俗的语言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了条分缕析,深入浅出,环环相扣,而又逻辑分明,精辟入理,明白晓畅,使读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中国佛教的基本精神和思想特质,以及中国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等,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究竟什么是佛教?南京大学“文科院士”研究了四十年后这样说 第5张

究竟什么是佛教?南京大学“文科院士”研究了四十年后这样说 第6张

究竟什么是佛教?南京大学“文科院士”研究了四十年后这样说 第7张

究竟什么是佛教?南京大学“文科院士”研究了四十年后这样说 第8张

究竟什么是佛教?南京大学“文科院士”研究了四十年后这样说 第9张

究竟什么是佛教?南京大学“文科院士”研究了四十年后这样说 第10张

究竟什么是佛教?南京大学“文科院士”研究了四十年后这样说 第11张

究竟什么是佛教?南京大学“文科院士”研究了四十年后这样说 第12张

究竟什么是佛教?南京大学“文科院士”研究了四十年后这样说 第13张

究竟什么是佛教?南京大学“文科院士”研究了四十年后这样说 第14张

究竟什么是佛教?南京大学“文科院士”研究了四十年后这样说 第15张

究竟什么是佛教?南京大学“文科院士”研究了四十年后这样说 第16张

究竟什么是佛教?南京大学“文科院士”研究了四十年后这样说 第17张


编辑:梵韵祥和发布时间:2021-05-18 11:41:06